由于沪深300指数获选定为快将首推的股指期货的基准指数,而该基金可作长、短仓买卖,长远来看,亦可作为与内地股指期货互动套利的工具。
短短一周内,香港市场就有三只以投资A股为卖点的基金产品推出,而在这波热潮中,7月12日由中银国际英国保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(下称中银保诚)与德意志银行香港分行合作推出的“标智沪深300中国指数基金”(2827.HK),因其指数与内地筹备推出的股指期货指数标的相同而备受市场关注。
香港与内地市场人士均认为,“沪深300中国指数”ETF不仅为看好中国A股市场的境外中长线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更有效投资产品,并且随着沪深300指数期货的推出,将引发对沪深300指数现货的巨大需求。
7月13日,据负责发售该基金的德意志银行香港分行人士透露,该基金计划将于7月17日在港交所上市,届时投资者将可在市场买卖基金单位。
有助两地套利
“沪深300中国指数”基金是香港首只追踪沪深300指数的交易所买卖基金(ETF),并获得中证指数有限公司(沪深300指数的编制与管理人)在香港市场上的唯一授权。
该基金招股资料显示,该指数基金将通过抽样设定投资组合,以追踪沪深300指数,其主要成分为在深圳及上海证交所买卖的300只成分股,其流通市值占沪深市场比例超过60%。发行方介绍称,自2005年4月8日推出以来,沪深300指数截至7月12日,累计升幅高达280%。
该基金的基金管理人是中银保诚,而德意志银行则是基金目前唯一的参与证券商,投资者只能通过德意志银行间接认购。该行同时是买卖A股股份产品的代理人。据该行亚洲证券营销主管范昆仑透露,初期投资A股的资金规模预计为2000万美元。该行目前持有的QFII额度为3亿美元。
德意志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认为,A股中长期的投资潜力仍然看好,虽然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有波动,但对于中长线投资者来说,短期的市场波动并非障碍,“沪深300中国指数”基金即可为此类投资者提供一个有价值的投资产品。
亨达集团研究部董事黄敏硕亦认为,与目前市场上已有的A股指数基金相比,沪深300指数相对A股的代表性更大,对于中长线投资者而言,投资范围比较全面,在内地市场未能正式开放的当下,市场需求应会较高。
另一方面,由于沪深300指数已获选定为快将首推的股指期货的基准指数,而该基金可作长、短仓买卖,长远来看,亦可作为与内地股指期货互动套利的工具。
内地长江证券公司分析师李强亦认为,随着股指期货推出,机构投资者由于套利业务的需要毫无疑问会增加对指数现货的需求;由于构建一个沪深300指数的投资组合,需要较高的专业水平,需综合考虑冲击成本、个股停牌、个股涨停、跌停等多种细节因素,对一般的投资者而言,实现难度很大,而香港沪深300ETF产品的推出,为市场提供了一种具备专业水平和先进交易手段的现货产品,应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。
随着QFII和QDII的实行,在香港的沪深300ETF和内地的沪深300指数期货套利通道将被打通。对于QFII来说,可以在香港市场买入或卖空沪深300ETF,在内地市场利用QFII额度卖空或买入股指期货实现套利的机会;而对于QDII资金来说,也同样可以利用QDII资金在香港市场买入或卖空沪深300ETF,在国内卖空或买入股指期货实现无风险套利的机会。
三处风险
作为一种跟踪指数的ETF,“沪深300中国指数”基金面临市场价格与其指数价格的偏离风险。
当市场看好或看淡基金时,基金的市场价格会与其指数价格出现误差,由于调整投资的灵活性有限,误差一般基金更大。亨达集团研究部董事黄敏硕认为,这是投资者应该注意的最主要的风险。同样在香港上市的A股指数基金A50中国基金(2823.HK),自面世以来,基金价格最高升至高于每单位资产净值14%,最低曾跌至低于资产净值17%。
并且,由于香港市场较内地市场收市时间迟一个小时,香港ETF的市场价格亦不可能完全贴近A股市场的收市价,而是根据香港市场买卖价的中间价计算得出,两地市场交易时间的不一致,也导致这种误差更大。
此外,由于QFII额度目前仍然属于有限供应,“沪深300中国指数”基金做空或做多机制,都会受到限制。对此,德意志银行亚洲证券营销主管范昆仑则表示,该行已经在申请更多的QFII额度,希望获得数倍于3亿美元的额度,预计额度的供应不会成为太大的顾虑。 来源: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:潘晓虹
|